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健
在肥城石横镇,有一家看似低调却实力非凡的企业 —— 山东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走进它的自动化生产车间,仿佛踏入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工业战场,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奋进之歌。30条智能化生产线火力全开,如同不知疲倦的钢铁战士,高效运转着。高性能焊丝如同银色的溪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涌出,有序地进入自动包装线。而一旁的智能包装机器人,正挥舞着灵活的机械 “手臂”,精准地完成着成品堆高、旋转、转运等一系列复杂任务,动作行云流水,让人叹为观止。

2025年以来,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订单量如雨后春笋般持续攀升。尤其是来自美国、欧盟、中亚等地区的订单,较往年增长了近20%。面对如此火爆的市场需求,公司的28个车间开足了马力,生产线一刻不停地满负荷运转。这背后,是一套名为MES系统的 “智慧大脑” 在发挥关键作用,它通过 “数智化排产”和 “柔性化”生产,实现了订单的快速切换和高效生产,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指挥官,确保了整个生产流程的顺畅与高效。

“我们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借助智能化手段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确保每一个订单都能按时交付。现在,我们的订单准时交付率已经提升至 95% 以上。” 公司企管部部长高峰言语中满是自豪。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索力得深知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为了将 “索力得” 这个品牌打造成行业内的金字招牌,公司毅然踏上了 “智改数转” 的转型之路。他们积极与华为等科技巨头展开合作,对原有的生产线和设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这一系列改造,就像是为钢铁机械注入了一颗 “智能芯”,让它们拥有了更高的智慧和更强的能力。生产设备成功连接上了 “华为云”,如同给生产线接上了一个 “科技脑”,使其能够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交互和智能决策。工厂变得越来越 “聪明”,在焊材市场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设备数字化改造带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过去,一个工人往往只能管理一台机器,而现在,一个工人可以轻松管理多台机器,人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同时,产品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高性能焊丝产品凭借卓越的品质,稳稳占据了市场龙头地位,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赞誉和信赖。这一切成绩的背后,是索力得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公司投资 2.1亿元对原有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拆除了31条拉丝生产线,新上智能焊丝生产线30条,还引进了国内首创的焊丝层绕机器人58台,建成了国内自动化水平最高的焊丝智能生产线。与改造前相比,一线用工减少了 20%,能耗下降了 10%,每吨生产成本下降了150元,降幅达10%。” 公司总经理关常勇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作为国家级 “高新技术企业”,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为了适应国际市场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公司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实施高端焊材研发、特种焊材技改、智能化产线改造、数字化管理赋能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投资4000多万元对高强度高性能焊材进行研发攻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授权国家专利27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9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高强系列合金焊丝在产品结构中的占比逐年提高,1000Mpa级高附加值产品也陆续投放市场。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速机车、工程机械、压力容器、桥梁建筑、电力设备等制造行业的多个领域,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高峰介绍说。
在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需求日益旺盛的大背景下,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强大引擎,在焊材这一细分领域精耕细作,不断打磨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公司不仅显著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更为整个焊材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引领行业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未来,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以智改数转’为动力引擎,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我们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关常勇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也为企业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
在肥城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创新与发展的力量,向着成为行业内真正的 “隐形冠军” 大步迈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人们再次提及焊材行业时,索力得将不再 “隐形”,而是以其卓越的实力和辉煌的成就,闪耀在行业的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