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桐乡市农科所三新试验基地的杭白菊试验田里,工人手拿一台小机器正在给杭白菊打头,没几分钟,一小区块的杭白菊分枝就修剪好了。“有了这台‘神器’,工人们再也不用拿剪刀修剪,田间管理效率将大大提升。”桐乡市农业农村局农科所农技员马常念说。
这台修剪杭白菊分枝的机器,其实是一台采茶机,工作原理较为简单,不大的机器里藏着17个刀片,一待启动之后,机器好似一台小型除草机,机器移动到哪里,哪里的分枝就被修剪下来,修剪的废弃物还能被吹进布袋。

不要小看这台机器,有了智慧赋能,工作效率是原来的12倍,简直就是一个加强版“小马达”。马常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修剪杭白菊大概需要3个劳动力,机器换人后,相同面积、相同时间0.25个劳动力就能完成。
“特别是上规模的杭白菊基地,劳动力成本大大降低的同时,管理效率得到了提升,机器换人换出实实在在的成果。”马常念表示,每年8月中旬,杭白菊得经历最后一次打头,时间紧工作量大,若不及时处理,将影响杭白菊的产量和品质。“如今,有了机器换人后,这样的闹心事没有了。”

“杭白菊从种到摘全程机械化一直是产业发展的瓶颈。打头能实现机械化操作,非常不容易,也解决了关键性的难题。”马常念表示,下一步,该技术将推广到全市,让更多的杭白菊种植户享受到机械化带来的方便、快捷,切实为提高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