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运海
如今,正是大葱移栽的季节。种大葱的农友们,你们还在弯着腰、费时费力地手工栽培吗?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现在移栽大葱可以实现机械化了。

7月8日,在社旗县李店镇半坡村一块田地里,一个农民正扶着一台大葱移栽机栽葱。只见他将葱苗秧盘摆放到移栽机上,轻轻按下开关,电动机器缓缓前行,一行大葱就“长”到了地里。
这个农民名叫汪茂福,是安徽太和县人,曾在新疆种葱20年。今年到社旗县流转土地500亩,计划种葱200亩。他说:“多亏了这个种葱神器帮助,今年种葱又快又好又轻松。”
原来,从2018年6月开始,我省组织选派科技特派员5000多名,组建省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54个,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开发引进新技术,解决农民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实现产业增收、农户致富。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就是选派到社旗县的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
作为外省人,汪茂福到社旗县流转土地种大葱引起李胜利的关注。看到汪茂福依然采用老办法人工移栽大葱,李胜利了解到新野县一家育苗企业购买有国外生产的新型大葱移栽机,便牵线搭桥,促进了双方合作。这家农机公司调出3台机器,帮助汪茂福种葱。

汪茂福告诉记者,用人工栽葱,人力很贵,成本高,效率也低。同样种十亩地的葱,如果用工人栽葱,一天完成得30个人。而现在,一台移栽机一天就能干完。再加上移栽时气温高,人还容易中暑。“用这种移栽机还有两个好处,一是返苗快,因为是带土移栽,种上就能长,而传统的人工移栽得五六天才能扎根生长;二是产量要高3000斤左右,因为这种移栽种的又密又均匀。”汪茂福说。
相对于粮食作物而言,大葱是个“小众”产品,但在蔬菜产业中,大葱却又是个“大众”产品,因为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蔬菜,家家几乎每天都会吃。目前,我省是全国大葱生产第一大省,大葱种植面积超过137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8%。但是,我省大葱生产主要还是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生产成本偏高。降低成本,提高大葱产业的竞争力,发展大葱生产机械化成为葱农的迫切期盼。李胜利说,大葱在移栽、收获环节实现机械化,将带来大葱生产的革命性变革,我省的种植面积和种植规模将有望继续扩大,产业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采访中,很多葱农说,现在大葱移栽、收获基本上都是人工,制约了大葱的生产规模,对收益影响很大。而汪茂福表示,有了新型移栽机帮助,明年大葱的种植规模将扩大到1000亩。
编辑:胡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