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网 - 机械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新闻 | 国内市场 | 国际市场 | 市场分析 | 价格行情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高端访谈 | 行业展会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市场 > 5岁“神童”熟背古诗580首,特级语文教师:机械记忆,没用
6.biz | 商业搜索

5岁“神童”熟背古诗580首,特级语文教师:机械记忆,没用

信息来源:jooxoo.com   时间: 2021-08-07  浏览次数:12

  备受关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上线,惊艳众人的是一位5岁萌娃王恒屹,他也不负众望,最终拿下了冠军。

  

  这个结局可以说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要知道,他在节目中的表现可谓是惊为天人,出口成诗,仿佛任何诗词他都能够驾驭。

  认字3000多,熟背诗词580多首,5岁孩子所掌握的诗词量,甚至超过了不少成年人。

  

  而且,王恒屹并不是第一次登上舞台,早在3岁那年,他就参加了《挑战不可能》、《开门大吉》、《了不起的孩子》等各种节目,被撒贝宁称为“行走的中华小诗库”。

  

  随着年纪增长,王恒屹的记忆力也越来越好。如何能记住这么多知识,他在《挑战不可能》中分享了这个经验,直言自己做事情: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三遍不行五遍,五遍不行十遍。简直是个勤奋又坚强的小神童。

  培养出这样的小神童,王恒屹奶奶功不可没,她表示平时教孙子诗词都是先老小一起读几遍,接着王恒屹自己背诵一遍,她再讲解诗词的意思。于是,很多家长也效仿王恒屹奶奶的方法,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古诗、背诵古诗。

  

  但很多家长却只看到了表面,当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就“逼”着孩子背大量古诗词,孩子虽然能够记住一部分,但并不像王恒屹那样,对诗词充满热爱,能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思,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机械化学习,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对于这些家长的做法,来自北京的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李老先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反对让孩子这么背古诗,没用的,都是机械记忆。为此,他还向大家举了一个9岁姑娘背诗的例子。

  在李老先生看来,一味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让孩子死记硬背,不让孩子进行推敲和思考,反而会妨碍了其思维发展,最后让孩子难以接受新的东西。要知道,机械记忆来得快,去得快,背完以后忘得也快,理解之后的记忆才会真正在脑海里扎根。

  

  孩子这样学,比死记硬背好十倍

  1、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

  每个孩子在学习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或主动或被动,如果家长放养一个主动学习的孩子,即使他天资聪颖,难免会出现下一个“方仲永”;如果家长逼迫一个被动学习的孩子,反而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垮不到天边”,帮助孩子掌握好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也不要急于求成,要知道学习不只是学表面,只有通过不停理解和思考,孩子才能将知识吸收进大脑中,从而将“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

  2、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与其一直教孩子课本上的知识,不如告诉孩子如何去思考与学习,这才是关键的。

  在日常让孩子多动脑多思考,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在孩子给出错误答案时,可以让孩子自己先去思考一段,之后家长再公布答案,让孩子养出独立思考的习惯。

  让孩子带着疑问去学习,在反复的质疑中,孩子会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的对人、对事的见解。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萌妈深以为然。想要让孩子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前提就是要培养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否则在面对将来的应试教育时,孩子总会被无尽的学习压力压垮,会逐渐失去学习主动性。

  家长可以先尝试趣味性教学,让孩子对于诗人创作诗歌时的趣事感兴趣,比如给孩子讲一讲:杜甫那些年“追星”李白的故事;苏轼遭贬谪,任职各地创作多种美食的故事。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机械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