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7月24日讯(通讯员 刘雨晗 蒋一鸣 记者 陈咏)24日是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给2019级新生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学院给每位新生送上创新工场制造的机械小礼物,让新生未进课堂先感“机”情。
记者看到,这些即将赠与新生的机械小礼物样式繁多,由木头制造,不用一钉一铆,利用凿枘连接,小巧而精美,用手轻轻拨动转动轴,便可以使齿轮、连杆“活”起来。把礼物拆分成各个零件,供新生自行摸索、拼出成品,既使他们萌生了对机械的兴趣,又在动手拼接中了解了一些机械原理。
记者了解到,这些精简的小礼物制作起来并不容易。制造过程中,创新工场的同学运用了齿轮啮合、凸轮、带传动、棘轮、连杆机动等专业知识。各个零件的尺寸、角度、精度等,都要亲手计算并在电脑上绘图。“凸轮的轮廓曲线很难设计,需要精密的计算才能实现传动,齿轮啮合不是没有条件的,齿数的多少、齿轮半径的大小都是我们要考虑的。”负责雕刻的韩连杰同学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棘轮的模型上有四叶型的从动轮,而从动轮有四个位置不一、镂空的小方框,转动到指定位置就可以看到方框后面的小字——2019,这正是萌新们入学的年份。而每个机械小礼物上,都烙上了新生的名字,特别有心。“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小惊喜’,让新生感受到师兄师姐对他们的期盼和关怀。同时,也希望新生不忘初心,始终记得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时刻。”学院科学与技术协会会长徐佳伟告诉记者。
“礼物再怎么创新,专业知识应用是关键。工科与理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更注重实践和创新,如果只停留在理论而不动手实践,是不可能学好机械的。如果只是循规蹈矩,没有创新意识,在机械的领域也不会磨练出精湛的技艺。”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徐香翠老师说。